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50年中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传统的养殖方式由于技术和管理问题,已越来越暴露出不可持续生产的局限性,不但自身受到暴发性流行病的困扰,生产效益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和浪费资源(水、饵料等)等弊端。如何改革旧的养殖方式,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水平,同时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水产养殖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封闭式的循环流水水产养殖模式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但在我国,除了水族馆等零星应用外,实际生产还十分鲜见。本文对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性进行简单探讨,期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一)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的可持续性
按照水的使用方式,水产养殖大体可归纳成三类:天然系统、半封闭系统和封闭系统。在天然水体中进行的生产可定义为天然系统。天然水体可以是改进的也可以是未加改进的。半封闭系统是让天然系统的水流过系统(可在系统内加以改善),便直接送回天然水体,水只在系统内使用一次。工作液体(一般是水)流在系统内不加以更换或隔很长时间才更换一次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系统采用一种或多种净化技术达到水的循环利用,因此也称为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循环流水水产养殖是革新的必由之路。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用水量少,可利用较低质水源,对水资源要求较低;(2)水循环使用,利用系数高;(3)占地少,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低;(4)养殖密度高,单位耗水产量大;(5)环境可控,鱼类(以及其他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6)喂饲制度科学化、规范化,饲料利用率高,产品规格化;(7)排放的废物少,能集中处理,对环境无压力或很小;(8)预防性管理可以有效、及早地防治病害;(9)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可实现常年生产。
(二)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的可持续生产体系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是由其采用的先进的生产体系决定的。这个生产体系主要包括水的循环利用管理、科学化的喂饲制度、病害的预防性管理、污物的集中处理等内容。
水的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循环流水生产养殖区别于以常规养殖方式的标志之一,其管理内容要有水量管理、水质监测、水的再生等方面。在循环流水养殖中,喂饲制度已科学化、规范化,成为产品高效、优质的保证。与常规养殖方式养殖水体如池塘、水库、湖泊、江河、近海等相比,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可以对污物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尤其是水体的影响。
(三)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化研究重点
(1)节水节能技术革新节水节能技术循环流水水产养殖在初置成本、运行费用、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较高要求是其推广应用的束缚。封闭系统加热(或冷却)用水方面的费用是生产费用的主要部分,水中大量的热(或冷)以像其他系统一样随水一同排出,因此热损失(或吸收)的控制是节能的关键。日循环水量的减少不但能有效控制水同外界的热交换,而且可以降低泵的运行费用,但需要更高效的水再生技术予以支持。
(2)多元综合养殖技术
综合养殖通过多种生物种类的共生共存和互补互利,建立多样的能流通道体系,可以提高投入饲料的利用率,借此达到减少浪费,防治污染,改善养殖环境的目的。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的养殖对象一般都是单一的,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养殖生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差异较大,尤其是对水温的不同要求在经济性的原则下实现难度较大。
(3)植物滤器废水处理技术
利用植物处理各种污(废)水是、近40年来发展形成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已用于海滨、江河、湖泊等受损水域的修复净化和各种生活、生产污(废)水的综合治理。植物在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系统中称为植物滤器。除了净化功能外,植物自身的利用价值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滤器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变废为宝,并大大减轻机械滤器、生物滤器等工作压力,但经处理后的水需达到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这就对该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四)结语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模式是现代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先进的生产体系保证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节水节能、多元综合养殖、植物性滤器废水处理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这种养殖系统,推动现代水产养殖走向集约、优质、高效、循环、综合的健康发展道路。
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产养殖系统/室内养殖系统/养鱼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