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设备网_养殖设备网
 
  • 匿名
收藏 | 举报 2016-09-18 13:05   关注:101   回答:0

为什么现在的猪病越来越难治呢

待解决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在生猪养殖业中不难发现现在的猪病越来越难治,甚至有时我们花了大把的钱财、人力都抑制不住生猪的死亡,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那为什么猪病越来越难治呢?
  
  1.病原方面的原因
  
  无疑没有病原微生物也就没有疫病的发生。而病原微生物易于对付也就不存在防治难的问题。疫病防治难与病原的特点息息相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时猪群健康的最大障碍是原发性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含隐性感染)后的细菌性续发感染几乎是个规律性问题、。临床兽医一般只重视对证处理,但往往停药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只要病毒感染不解决,细菌感染问题就会反复出现。
  
  动物机体内感染的病毒几乎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将其直接杀灭,而只能由动物本身的免疫细胞、亚细胞成分及其分泌物来把病毒消灭。
  
  病毒的变异是生物界的家常便饭。
  
  同一病毒存在基因型或血清型不同,毒株间几乎没有交互免疫力的情况,如PRRSV、口蹄疫等。
  
  现时猪群普遍感染的多种病毒如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等都是严重摧毁动物免疫系统功能的病毒。
  
  2.猪体方面的原因
  
  从生物进化的哲学角度分析:猪的身体里有一个称为“免疫力”的强大屏障来对抗病原微生物。然而纤细是免疫力的特征之一。免疫力并不是自始自终都是那么稳定的。导致猪免疫力低下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理化因素: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素等)、重金属(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质 (如过量的氟等)以及机体代谢紊乱所产生的内毒素都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大量放射线辐射动物(如长期的紫外线灯照射)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
  
  药理性因素: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即使在治疗量水平也能抑制免疫系统,抗生素抗菌药物长期大量的使用,可惰化机体免疫活动,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损害免疫能力。
  
  营养性因素:营养与免疫的关系错综复杂,千丝万缕。某些营养元素的过多或缺乏,不论是基础的营养物质,还是必须的营养元素甚至微量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动物机体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的损伤。
  
  不良应激:已证明在过冷、过热、拥挤、分娩、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热应急蛋白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如猪瘟病毒、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等。
  
  早期断奶技术:仔猪出生是通过吃母乳获得免疫球蛋白来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随着日龄的增长,猪逐渐完善自己的免疫系统,准确地讲,仔猪70日龄后才能完善自己的免疫功能,也就是说,机体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然而早期断奶技术是在仔猪本身的主动免疫还未立,而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却突然停止、仔猪机体处在一个免疫空白期进行的,此阶段大约4周。此时仔猪处于一个内外高度应激状态,即环境应激、营养的不适应、心里精神的打击和机体生理发育不健全,主要是免疫能力的不足,所以35-70日龄的仔猪是最脆弱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常在菌也大量繁殖而使机体发病。
  
  事实证明,引起发病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她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各种疾病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猪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要想解决疫病防治难的问题就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在控制猪群食入安全和居住环境舒适及心情愉悦的基础上,合理地使用药物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