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鱼鲈、嘉、鳜、魽鱼之一,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和多种维生素。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适盐性广、善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也能溯于淡水、常结成小群活动,随季节变化移动于近海岸和一定深水区。春夏季活动于水深20米以下的浅水域和河口,然冬季游回较深海区产卵、越冬。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摄食鱼和虾蛄等甲壳类动物。
一、池塘
成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1~5亩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经干塘曝晒,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
二、水质
水质调节花鲈属底栖性鱼类,喜欢在清洁、溶氧量较高(4—6毫克/升)、透明度在30—40厘米的水体中生活。在成色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及时加注新水。前期,由于鱼小,温度低,水质容易控制,加水、换水周期可长一些,随着鱼体的生长和鱼池生物量增加,应做到勤巡塘,经常注入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9~10月温度适宜,是花鲈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
三、种苗放养
苗种放养花鲈苗种经淡化处理,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 1500尾为宜,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四、饲养管理
饵料投喂花鲈掠食性强,可用鱼糜或冰鲜小杂鱼、野杂鱼肉块喂养,经过驯化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料之前先泼浇几下水,以形成条件反射,再投以颗粒饲料,经过数次调驯,只要听到泼水声花鲈就会群游而至取食。选择位置居中地方,用竹、木跳板伸入池中水面,距池岸6—7米,搭设投饵点,这样的投饵点饵料投撤面积大,鱼摄食时不易混水,而且可容纳较多的鱼均匀摄食。日投饵量在前期鱼体较小时,可按鱼体重8%—15%投喂,每天3—5次,后期随鱼体长大,可按鱼体、重的3%~5%投喂,日投2次,投饵量应根据鱼摄食情况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根据花鲈不喜强光的习性,日出和日落时,摄食旺盛,中午几乎不摄食,所以应注意早晚2次投喂。投时应掌握“慢、快、慢”的原则,开始时少投,将鱼引诱聚集后再快投,并及时扩大投饵面积,使鱼群均匀吃饱,等鱼快吃饱,抢食不激烈后再少投,一直喂到多数鱼离开投饵点为止。一般每次投喂时间在30分钟左右,防止饵料沉底浪费并污染水体。
五、常见疾病防治
1、鲈鱼缺氧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氟石粉(底质处理剂)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
2、肠炎病病
预防: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按每100公斤鱼糜掺入300克呋磺合剂,连续投喂3—5天。
3、烂鳃病
治疗: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氯霉素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3天。
4、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治疗: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ppm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5、赤皮病、溃疡病
治疗:可用漂白粉1ppm全塘泼洒;口服呋磺合剂,每100公斤鱼糜拌药300克;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注射3000国际单位。
6、鱼鲺病
治疗:全塘泼洒晶体敌百虫0.2—0.3ppm。
六、效益分析
就海区网箱而论,以养殖10万尾鲈鱼苗为单位进行分析,成活率为70%,平均个体为400g,饵料系数为10,则:
产值:10万尾×70%×400g/尾×20元/500g-112万元
投入:苗种:10万尾×15元/尾-15万元
饵料:10万尾×70%×400g/尾×10×0.4元/500g-22.4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船与筏等)20万元,平均年折旧为20%,则年费用为20万元×20%-4万元。
人员工资与费用:4人×1万元/人-4万元
药物、耗油与运输:预计为5万元
总投入:15+22.4+4+4+5=50.4(万元)
年盈利额为:112-50.4=6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