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养殖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养殖场消毒制度主要包括哪几方面?主要包括入场消毒、畜舍消毒、动物饮用水消毒、空畜舍的常规消毒程序、畜舍外环境消毒、生产区专用设备消毒及尸体处理等。
一 养殖场消毒制度包括哪几方面?
1入场消毒
养殖场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池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轮一周半),内放2%氢氧化钠液,每半月更换1次。大门入口处设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一切人员皆要在此用漫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通过毒池进入自己的工作区域,严禁相互串舍(圈)。不准带入可能染的畜产品或物品。
2畜舍消毒
畜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畜舍及运动场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料槽、水槽干净,每周消毒一次,圈舍内可用过氧乙酸做带畜消毒,0.3%~0.5%做舍内环境和物品的喷洒消毒或加热做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mL)。
3养殖场动物饮用水的消毒
养殖场动物饮用水的消毒对增加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疫情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却常常被忽视。养殖场动物饮用水消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养殖场消毒):
1).绝大多数能够导致动物发生疾病的细菌、病毒都是在饮用水中滋生,并通过饮用水迅速传播。
2).水中的某些细菌虽然不会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但会使动物的生长速度变慢,无形中大大降低了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养殖场饲料的消耗量,动物的体重却没有增加。
3).饮用水在与空气接触时,容易受到污染,空气中大量的细菌芽孢进入水体后会迅速繁殖,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在城市供水过程中,一旦出现供水与空气接触的情况,都要进行二次消毒,但在养殖场饮用水的供应过程中,这种情况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4).养殖场饮用水在夏季容易受到雨水的污染,造成痢疾、腹泻等疾病的蔓延,降低动物的生长速度,影响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5).隐孢子虫和贾第虫也是引发动物腹泻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们具有很强的消毒剂抗性,普通的消毒剂无法杀灭隐孢子虫和贾第虫。
6).细菌的滋生会在供水管道及设备上形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为细菌的大量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而且生物膜还会腐蚀供水设备,降低供水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养殖场饮用水消毒对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防止重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空畜舍的常规消毒程序
首先彻底清扫干净粪尿。用2%氢氧化钠喷洒和刷洗墙壁、笼架、槽具、地面,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0.3%~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对于密闭畜舍,还应用甲醛熏蒸消毒,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30mL,倒入适当的容器内,再加入高锰酸钾15g,注意,此时室温不应低于15℃,否则要加入热水20mL。为了减少成本,也可不加高锰酸钾,但是要用猛火加热甲醛,使甲醛迅速蒸发,然后熄灭火源,密封熏蒸12~14小时。打开门窗,除去甲醛气味。
5.畜舍外环境消毒
畜舍外环境及道路要定期进行消毒,填平低洼地,铲除杂草,灭鼠、灭蚊蝇、防鸟等。
6.生产区专用设备消毒
生产区专用送料车每周消毒1次,可用0.3%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进入生产区的物品、用具、器械、药品等要通过专门消毒后才能进入畜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7. 尸体处理
尸体可用掩埋法、焚烧法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掩埋应选择离养殖场100m之外的无人区,找土质干燥、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方挖坑,坑底部撒上生石灰,再放入尸体,放一层尸体撒一层生石灰,最后填土夯实。
二 注意事项
1.养殖场大门、生产区和畜舍入口处皆要设置消毒池,内放火碱液,一般10~15天更换新配的消毒液。畜舍内用具消毒前,一定要先彻底清扫干净粪尿。
2.尽可能选用广谱的消毒剂或根据特定的病原体选用对其作用最强的消毒药。消毒药的稀释度要准确,应保证消毒药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并要防止腐蚀、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3.有条件或必要的情况下,应对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检测各种消毒药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注意消毒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互作使药效降低。
4.不准任意将两种不同的消毒药物混合使用或消毒同一种物品,因为两种消毒药合用时常因物理或化学配伍禁忌而使药物失效。
5.消毒药物应定期替换,不要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物,以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为减少和消灭各类疫病,提高饲养效益和产品品质,养殖场一定要有严格的养殖场消毒制度。
- 委托采购:025-66156563
- 商城入驻咨询:18952010540
- 投诉/行政部:025-66156563
- 图文传真:025-87167823
- 展会/商务合作:025-66156563
- Email:10847554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