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设备网_养殖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养殖设备 » 正文

弃万元月薪回山里“放猪” 赚的多多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4  浏览次数:432
核心提示:  别人放牛他放猪,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曾祥坤就是要走一条特色发展的路子。  ●张佳胜  海拔600多米的千亩山林,成群的野山猪奔

  别人放牛他放猪,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曾祥坤就是要走一条特色发展的路子。

  ●张佳胜

  海拔600多米的千亩山林,成群的野山猪奔跑于苍翠密林间。站在山脚吹几声哨子,山上群猪攒动,霎时间成百上千的猪从草地边、灌木丛里、树林里纷纷窜出,然后循着哨声一路飞奔下山,场面煞是壮观……这是笔者在丰顺县八乡山镇方吉吉仔嶂自然村“八乡山层石藏山猪养殖基地”拍下的“特写镜头”。该基地的主人是80后小伙曾祥坤。

  放弃月薪万元甘当“疯子”

  曾祥坤2003年从广东科技干部管理学院毕业后先后在珠海广州“漂”了七年,一直从事销售业,月薪高达万元以上。当他了解到藏山猪养殖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后,便怀揣着梦想辞职回乡,多方筹资60多万元,利用家乡丰富的山林资源养殖藏山猪。说起回乡的理由,曾祥坤坦言自己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村里很多人戏言他有高薪不拿,是个十足的“疯子”。许多亲朋好友都纷纷劝曾祥坤不要冒这个险。尽管这个决定让曾祥坤的家人大发雷霆,半年来没给他好脸色看,但他还是决定博一下。

  从大都市回到深山拿铁锨收拾猪圈,这样的转变在旁人看来实在无法理解。然而,垒猪舍、起猪圈的苦和累没能挡住曾祥坤追求梦想的脚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曾祥坤吃住在山上,干活起早摸黑,天天开荒不停,盖房不歇,年纪轻轻成了“当代愚公”。虽好多现代年轻人热衷的东西他都无暇享受,但大山里的清新空气、鸟语花香让他觉得乐在其中,一座像模像样的养殖基地不久就在他的手中建成了。“养殖基地原来是一个废弃的小村子,离人家有3公里多,驻足环顾四周,满眼都是残垣断壁,到处杂草丛生,蛛网密布、墙壁剥落、杂物成堆。”曾祥坤说,白天干活还好,晚上总是一个人在膝黑的房间里发呆,山上水电不通,一个人睡在没有房门的木床上。幸好有清脆的鸟声不时传来,混合各种花香的山风沁人心脾,一天劳累的疲倦感也随之一扫而空。“我孤身在山上连续干了半个月,两手长满茧,没说过一句话,真担心以后自己会不会变成哑巴。”曾祥坤说。

  苦干加巧干驯服野性山猪

  2013年冬,曾祥坤从西藏、广西引进30多条藏香猪(种猪)与本地土山猪繁殖。一年后,陆续有母猪产仔,取名“藏山猪”。第一窝小猪出生,曾祥坤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猪是这样过日子的:清晨上山,在草丛、树林里自由奔跑、觅食、嬉闹;临近天黑,它们又从四面八方踱步回到猪舍。”看着它们吃得香、长得快,曾祥坤满心欢喜,似乎看到了希望。

  但一路走来,曾祥坤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不熟悉藏山猪的习性,加之其不适应本地的环境,其中一头种猪很快就夭折了。“说它好养,是因为这种猪野性大、免疫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强;说它不好养,是因为之前丰顺从来没有人养过,对它的属性不了解。”最让曾祥坤头疼的是,藏山猪野性的确大,最初用5毫米粗的铁丝把大山围成网,结果硬是被猪用嘴巴撕开了一个个口子,有一头种猪逃出后,几个人追了一天一夜才把它抓回来。经过深思熟虑,曾祥坤决定用挖掘机在山上挖壕沟,这才解决了难题。曾祥坤介绍,藏山猪又名“人参猪”,喂养时间在2年以上,全天候在山林里自然放养,啃食各种米糠、青菜,以及野草野菜,喝山泉水,保证有优良的肉质。“别人的猪都是关在猪圈里养,我是把猪当牛养,别人放牛我放猪!”曾祥坤打趣地说。眼下,曾祥坤的基地生猪存栏数量500多头,年出栏成猪300头左右,实现销售额60万元。预计下年存栏数量达2000头左右,市场以25元/斤计,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产品通过“窗口”向外推广

  令曾祥坤欣慰的是,油而不腻的藏山猪符合现代人的肉食选择标准,同时也得到有识之士的赞赏。他和好友合资在汤西南寨村开了家鑫源山庄,作为向外推广产品的窗口。

  藏山猪肉口感好,脂肪含量低,且营养价值高。现在几乎每天都有顾客专程开车前来品尝这道美味佳肴。谈到未来打算,曾祥坤表示将采取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模式,并以完整的产业链向市场提供安全放心的天然食品,以先发优势抢占高端猪肉市场制高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