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设备网_养殖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养殖设备 » 正文

猪市大盘点:且看11月猪价如何演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04  浏览次数:410
核心提示: 金秋十月,本该是丰收的季节,猪市偏偏利好难续,养殖企业养殖盈利缩水,屠宰企业毛白价差逼近盈亏线。直观表现为猪价下滑,截至30日,全国

 金秋十月,本该是丰收的季节,猪市偏偏利好难续,养殖企业养殖盈利缩水,屠宰企业毛白价差逼近盈亏线。直观表现为猪价下滑,截至30日,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已降至16.32元/公斤,较月初下降5.12%。而从本月华中价格走势便可以窥探全国整体行情变动。

  由此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整体看来,本月走势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上旬稳定、中旬下滑、下旬涨跌调整。2. 北部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南北价差一直存在,并在月中达到最高峰,后价差再度缩小。3. 价格出现波动多由北方牵头引起,南方受北方波及,涨跌均相对滞后一周所有。

  由此,我们具体针对这三个阶段展开分析。

  上旬稳定阶段

  适逢双节过后,下游市场陷入低迷状态,而多数养殖户生猪在节前大量出栏,供需两低局面就此展开。食品企业为保证利润空间,多次尝试压价,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上旬末期豫北市场良种猪出栏价格仅是微降,豫南及两湖市场并未买账,猪价仍维持在17.0元/公斤的高位。

  中旬渐次下滑阶段

  上旬市场食品企业压价虽不理想,但降价势头已初见端倪。中旬伊始,由河北市场猪价快速下滑带动的出栏小高峰开始发挥作用,山西开始出现降势,豫北市场便紧随之开始下滑。此时,两湖市场初现降势,价格却仍维持高位,因此豫南市场并未立刻跟随豫北快速下滑,华中市场价差就此拉大,仅河南省内,15日价差就达0.6元/公斤。

  15日过后,由于过大的价差影响,豫南市场快速下滑,仅隔1日,两湖市场便萌生降价意向,规模场单日下调出栏价0.4元/公斤。而此时,北方价格已降至低位,养殖户开始出现抵触惜售,河南猪价开始回暖,两湖市场降幅收紧,临近下旬趋于稳定。

  为何两湖市场在北方降势初现时不立刻跟上?

  据分析,原因有二:

  1. 生猪供应量低位。一方面,双节前期出栏小高峰,适重猪大量出栏,造成节后生猪供应不充足;另一方面,10月初出栏生猪基本是4月投产,4月猪价开始上涨,仔猪随之走俏,部分养殖场仔猪销售较多,本场留苗数量较少,造成10月初出栏量偏少。

  2. 节后需求量下滑明显。下半年以来,消费量并未好转,中秋节前北方部分厂家提量,但节后开工率迅速降至节前水平。且今年猪价相对高位,食品企业多以销售鲜销白条为主,市场竞争相对激烈;节前国家投放储备肉稳定市场,加之进口肉数量增加,种种因素导致食品企业订单水平降低。

  因此,养殖户因适重猪出栏数量较少而不愿降价,食品企业压价意向没有想象中强烈,降价相对滞缓。而北方价格降至低位后,低价猪南调,南方猪价被迫下降。

  下旬涨跌调整阶段

  中旬末期北方价格降至低位后反弹,价格回暖程度一般,却为两湖养殖户带来新一轮涨价希望。但经过一轮降价后,生猪供应量增加,食品企业多有活猪库存,价格进入平衡阶段。

  出乎意料的是,日渐下滑的气温并未带来需求量的上涨,食品企业白条出厂价格不断下降,厂家毛利润已接近盈亏线水平。所以本阶段,食品企业多对后市持观望态度,供需开始新一轮博弈。临近月末,局部地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随着时间进入11月,冬天的脚步离我们又近了一点。下游消费市场仍有回暖可能,存有利好刺激,少数食品企业已有提量打算。但目前肉价水平较之去年同期仍处在较高水平,下游接受程度仍有限,需求回暖程度或小。另一方面,饲料成本目前处于低位水平,养殖盈利尚可,养殖户并无明显挺价情绪;加之天冷易发生疫情,不排除局部地区养殖户防疫抛售可能。

  综上所述,预测如下11月中上旬阶段供需制衡局势难有突破,屠宰厂家开工率提升难度较大,猪价或呈现弱势走稳局面,局部或有微跌调整。中下旬随着需求量微幅回暖,不排除猪价微幅上涨的可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