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农委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生猪产业形势座谈会,共同探讨利用金融工具解决“猪周期”问题途径。大连市农委总兽医师孙乾、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业品事业部总监王玉飞、市委农畜牧处处长夏士星、屠宰流通质量监管处处长王春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尹文胜参加会议,市农委相关业务部门派人参加会议。
会议就生猪产业模式、屠宰加工、检疫卫生和交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探索生猪、白条及分割猪肉等不同品种开展期货交易的可能性,为生猪期货合约的设计奠定基础。市农委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将围绕期货合约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联合对生猪养殖场、屠宰加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共同推动生猪期货尽快上市。
期货由远期现货交易衍生而来,通过买卖期货合约实现交易,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生猪期货可以引导生产者主动调整产能,是较好的调控市场的工具,也是破解“猪周期”顽疾最为急需的一个工具。生猪期货上市对我国生猪产业意义重大:一是预测未来市场价格。期货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交易平台,影响供求关系的各种因素都在期货价格中得到反映。养殖户可以借助生猪期货掌握未来市场价格,有计划的调整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市场的自动调节。以鸡蛋期货为例,2014年以来,经历了恶劣天气和禽流感疫情两次冲击考验,鸡蛋期货价格与同期现货价格始终一致,可见鸡蛋期货价格较好的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准确的预测了未来市场价格。二是帮助生猪生产企业规避风险。通过买卖期货合约,生产经营者把一部分价格风险转移给风险投资者,从而实现以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抵补现货市场上的亏损。三是促进生猪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进程。期货的上市以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为前提,反过来又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加快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进程。美国生猪期货于20世纪60年代上市,1966年全美国生猪养殖场160万余所,平均每个养猪场出栏25头,散养率较高,而到2010年发展到仅有7万余所,平均每个养猪场出栏800头,可见生猪期货对生猪养殖规模化促进作用之大。
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一直被“猪周期”问题所困扰,生猪价格周期性的大幅波动,导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现象反复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2014年5月,市农委向唐军书记提交《推动生猪期货建立解决“猪周期”问题的长效机制》报告,深入分析“猪周期”困境和原因,研究发展生猪类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稳步建立解决“猪周期”问题的长效机制,在大连市委主办的《领导决策》杂志发表,对社会各方探索发展生猪期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日,市农委将组织生猪养殖户与屠宰企业对接,并联合大北农集团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对其进行生猪产业“互联网+”和金融工具知识培训,学习利用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设备以及现代金融工具,改造、创新生产经营与融资模式,推动大连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市农委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生猪产业形势座谈会,共同探讨利用金融工具解决“猪周期”问题途径。市农委总兽医师孙乾、大连商品交易所农业品事业部总监王玉飞、市委农畜牧处处长夏士星、屠宰流通质量监管处处长王春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尹文胜参加会议,市农委相关业务部门派人参加会议。
- 委托采购:025-66156563
- 商城入驻咨询:18952010540
- 投诉/行政部:025-66156563
- 图文传真:025-87167823
- 展会/商务合作:025-66156563
- Email:10847554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