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设备网_养殖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养殖大镇"环保之困:钱包鼓了 环境也不能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3  浏览次数:189
核心提示:  池塘里恶臭难闻,平度市崔家集镇不少村庄深受养殖污染之困。  一些村庄的树林里堆满了动物粪便。  文/图 半岛记者 刘鑫

88.jpg

  池塘里恶臭难闻,平度市崔家集镇不少村庄深受养殖污染之困。

89.jpg

  一些村庄的树林里堆满了动物粪便。

  文/图 半岛记者 刘鑫 潘立超

  平度市崔家集镇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镇”,大大小小的养殖户达到了上千家,不少村民通过搞养殖走上了致富路。然而,养殖产业给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的困扰。其实,崔家镇并非个例,乡村养殖普遍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美丽乡村的养殖污染困境。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养殖户、养殖企业、环保以及人大代表,共同探索生态养殖发展之路。

  钱包鼓了

  环境却变差了

  平度市崔家集镇董家大庄村是知名的“养殖村”,这里养殖户众多,既有养鸡场也有养猪场。9月6日,记者还没有进村,远远便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两位村民正在村头晒鸡粪,鸡粪上面苍蝇乱飞,走不多远还有晾晒猪粪的,村子的池塘和水沟里也堆满了动物粪便,散发着刺鼻的臭味。

  “我们村被养殖场包围了,大大小小的养鸡场有近20个,东西南北都是养殖场,走到那里都能闻到臭味,真草鸡了。”村民董先生叹着气说。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个“养殖村”,不少村民反映,由于养殖场每天产生大量的粪便,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到了夏天根本不敢开窗。不仅如此,臭味还随风四处飘散,过路的村民也深受其害。

  记者了解到,崔家集镇养殖产业较为发达,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当地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镇”。前几年,一些村民通过养殖发家致富,其他村民也跟着搞起了养殖,逐渐成为一种产业,不少养殖户从中尝到了甜头。不过,随着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业为崔家集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养殖污染也日益严重。

  散户众多

  集约化程度低

  一方面靠养殖发家致富,一方面养殖场带来了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面对这个发展中的矛盾,当地也在想方设法来治理,“如果一刀切去关闭这些养殖场肯定不现实,再说我们对环境治理没有执法权,只能规劝和建议。”崔家集镇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一位环保执法人员说,因为养殖场散发的味道很大,村民意见很大,就向环保部门投诉,他们赶到现场有时候达不到立案标准也是无能为力。

  “散户太多,说到底是集约化程度低。”据该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初步统计,整个崔家集镇有1000家大大小小的养殖户,大部分是小的养殖户,但在政府部门登记的只有100家,仅占养殖户总数的十分之一。

  而在该镇滕副镇长看来,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情况,崔家集镇是传统养殖重镇,以前是鼓励养殖,当时按照规定,只能在村子周围1000米外养殖,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户开始向村内发展,渐渐形成了目前的局面,想要化解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也一直在积极调研,寻找解决养殖污染问题的办法。

  土地与资金

  让养殖户发愁

  对于村民们的诉苦,养殖户也有自己的苦衷。“味道太熏人这个问题我们也意识到了,可目前找不到好的办法消除臭味,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记者在董家大庄采访时,养殖户董先生如是说。董先生的说法代表了不少散户的想法。不少养殖户也表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他们多年,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环境污染问题早晚要解决。

  可喜的是,这几年崔家集镇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养殖污染的办法。崔家集镇动检站高站长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当地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他们也鼓励一些养猪户建沼气项目,解决养殖场的排污,“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减轻了污染,又把动物粪便变废为宝。”

  不仅如此,崔家集镇安监办一位李姓负责人表示,按照平度市相关文件,再过几年散户养殖行不通了,该镇一直在积极探索生态化养殖,目前利用动物粪便加工有机肥的项目已经“上马”,这个项目年产有机肥8000吨到1万吨,目前正在引进一个利用臭氧发酵方式产生清洁能源的项目,这个项目一旦上马,将有效解决动物粪便。此外,他们还去昌邑等地方“取经”,“现在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资金和土地,谁出钱,后续如何管理等都是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建化粪池处理粪便和污水,但养殖户大多不愿意花钱。

  这位李姓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前期他们进行了调研,集中养殖需要建设土地,而现在土地非常紧张。后续的管理也需要配套资金,下一步考虑让养殖户成立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大家齐心合力来解决这些难题。

  搞生态养殖

  留住青山绿水

  现在养殖户们也意识到,一味地急功近利搞养殖会造成恶劣后果,牺牲了环境,对经济长远发展也不利,更重要的是对自身发展也不利,“养殖污染不解决,无法注册商标做成品牌。”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现在政府部门的监管越来越严,光在家里养殖肯定不现实,搞“种养循环”,通过配套大型粪污处理设施在周边建设种养基地,不仅可以有效治理畜禽污染,而且长期使用沼肥,能改善土壤状况。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变废为宝、生态化养殖是未来出路。据了解,在生态化养殖方面,胶州走在了全市前列。目前,胶州市已在胶莱宋家屯、胶西仉家庄、寺前等地建设了5处“退户进区”养殖区,并对养殖区进行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消毒、统一粪污处理等“七统一”管理。5处生态养殖区的建立,对于降低村庄畜禽养殖污染、发展生态环保畜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我们一直在探索生态养殖户化的道路,实现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平度市畜牧兽医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种有草坪的草场、种庄稼的农田、养殖花草的耕地等,这种形式能有效缓解禽畜养殖排污问题,不仅农田可吸收营养,还变废为宝,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目前正在朝着集约化和正规化的方向转变,环保、畜牧、农业部门都在朝着这一方向而努力。

  在青岛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看来,养殖污染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养殖要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向外地学习,搞“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淘汰落后的养殖产业,养殖污染治理意义重大,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收入,还关乎美丽乡村建设,在搞养殖致富的同时,也要留住青山绿水。

  农村环境保护

  不再无法可依

  2014年1月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制定实施的第一部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不再无法可依,同时对中小型养殖户综合利用与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农牧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在该条例出台后认为,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但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划,出现了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的现象,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污染严重。对于这部条例的意义,金鉴明指出:“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事实上,畜禽养殖业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妨碍产业本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金鉴明指出。“畜禽养殖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金鉴明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加强环保设施建设,从而实现以环境保护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