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敏霞牧业有限公司3000亩苜蓿草地,每年可生产草捆、草粉4000吨左右,能满足4000头奶牛或4万头母猪的需要。
猪场污水如何处理是养猪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近年,高压环保政策下,无论是建沼气池、发酵床还是污水处理系统,投资上百万也未必达标。不过广东省惠州市潼湖镇养猪户叶柱海认为,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并非难事,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土地。
叶柱海猪场存栏能繁母猪400多头,年上市仔猪和肉猪8000多头。踏进叶柱海的养猪场,在猪舍背面山坡上,一片片绿油油的象草映入眼帘,在成片的牧草区尽头,两端各有一条直径5厘米延伸至猪场沼液沉淀池内的塑胶管道。通过这两条管道,猪场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80%,剩余的20%通过牧草区灌溉吸收,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叶柱海介绍,他于2005年投资数十万元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在猪舍背后承包了近50亩的山坡地,修建沟渠,开荒种植牧草。猪群排放出来的粪污前期通过固液分离,猪粪当做肥料用于肥育贫瘠的山坡地,污水经沼气发酵后,被抽送到山坡上,自上而下灌溉牧草地。
叶柱海说,他猪场的种养结合循环系统每天能处理污水30多吨;利用牧草养猪,每头母猪每天大约节省1元饲料成本,肉猪大约每天节省0.5元饲料成本。此外,牧草还能增强猪群免疫力。叶柱海说,用牧草饲喂母猪之后,猪群健康程度明显要好,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都有提高,而且猪场每个月的保健药费可降低30%。
虽然牧草养猪在改善猪场环境、降低污染排放具有其他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种模式却难以大量使用和推广。叶柱海认为,这主要是受制于场地。养殖规模扩大后,空地用于扩建猪舍,很难腾出地方种植牧草。小面积种植无法处理大量污水,意义不大。初步估算,常年存栏100头母猪自繁自养的养殖场,大约需要10亩地来种植牧草才能有效处理猪场污水。此外,牧草饲喂过的育肥猪卖相差,卖不起价,也是养殖户不用牧草养猪的原因之一。叶柱海介绍,多年来,他用牧草养的肉猪,较全程精饲料养的肉猪体型偏长,皮下脂肪偏多,卖相不好,经常被猪贩压价,较普通猪每斤要低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