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六合镇新胜村,一个平凡的小村庄,几年前,这里的村民大多都远赴他乡,寻找致富之路。留下来的大多是些老人和孩子,每个人只能望着荒突突的山,想着自己的亲人。而一个人的返乡创业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张德巍,现在的“阿荣旗巍龙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
2002年9月,张德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怀着满腔志向离开了养育自己多年的小村庄。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学习,2006年7月,张德巍得到了正大集团天津正大农牧有限公司的入职邀请,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水产业务代表。他对我们说,“其实我很幸运,第一份工作就切合我的专业知识,这是当时和现在都很难的”。
这一干就干了近五年,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推广公司无公害的养虾模式,并向客户销售饲料。在这段工作期间,张德巍自己也尝试承包了虾池,养了三年南美白对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与此同时,公司的养殖理念、客户和自身的养殖经验也为他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2009年春节,张德巍回到了家乡,六合镇新胜村,不知道是家乡邻里的外出打工,还是父母亲朋思念的目光,张德巍有了回家的想法,回家为家乡人民带来致富之路。据他介绍,当时的他只擅长养虾,但是家乡的环境并不适合,于是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便多方考察,开始寻找能够适合家乡的好项目。
2011年4月,张德巍辞去了工作,返乡创业。而他的创业项目却是“养猪”。起先父母亲朋并不支持,就像最初人们看待“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样。但张德巍去解释说,“我要养的猪是生态猪,不但能卖得很好,而且能把咱村的环境变得更好”。就这样,“巍龙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张德巍的养殖场区分为妊娠配种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隔离舍、消毒间、兽医室以及宿舍办公室8部分,每部分都是在他的检查、监督下完工的。场区建成了,接下来面临的就是试养殖了。在养殖理念上,张德巍坚持了在正大集团学到的先进经验,以无公害为第一准则;在饲料选择上,决定选用“普乐维美”的饲料,因为这是唯一获得无公害认证的饲料;在饲料使用上,坚持饲料只能使用在100斤以下的肉猪身上,而100斤以上的肉猪以有机玉米为饲料,并定期将胡萝卜、沙果、河蟹壳等补充营养的食物拌入饲料,保障优良的肉质;在养殖方法上,采取放养的方式,每天让肉猪在活动区域进行活动,使生长周期延长,提升肉质口感。
试养殖是成功的,第一批出栏的肉猪,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生态猪肉的味道和口感得到了父母、亲朋以及新胜村村民的一致好评。2012年7月,合作社迎来了第一批社员的加入。张德巍向我们介绍,“并不是所有想加入合作社的人都能成为社员,我们会对申请加入的养殖户进行考察,只有符合我们对生态猪的养殖要求,才能加入合作社。不但加入要求严格,我们还会定期为每一位社员配送仔猪、饲料和营养品,并对圈舍环境、饲料喂养、放养情况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头出栏的肉猪都是符合要求的生态猪”。
要求是严格的,但每位社员都念着张德巍的好,多位社员对我们说,“是张德巍让我们富起来的,虽然合作社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张德巍在每一份收购合同上都明确了保底价格,就算市场价很低,他也会履行合同上的保底价,而如果市场价高过预期,他还会适当上调回收价格。也因为他,我们不用在外面打工了,我们可以在家陪着我们的亲人了。”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张德巍也在完善自己的合作社。2012年底,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商标。2013年初合作社向镇政府提交了申请,承包耕地50公顷,用来种植有机玉米,保障饲料来源;承包荒山180亩,植树造林,打造“巍龙生态猪运动场地”,为生态猪的放养提供良好环境。2013年5月,合作社自己的生态肉店在阿荣旗那吉镇正式营业,将生态猪带到了阿荣旗人民的口中。
现在的合作社已经步入了正轨,但张德巍并没有满足,在他的蓝图里,合作社的发展目标是做阿荣旗人民吃得起的生态猪肉,树立自己品牌,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手段,建成以阿荣旗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养猪基地。
采访结束后,张德巍向我们谈到,“我想做得像北大学生的‘土猪一号’那样成功,尽管很难,但是我会继续做下去。虽然现在才刚刚开始,但我认为我已经成功了第一步,至少家乡的人不用外出也能致富了,家乡的山也不再那么荒突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