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2月19日电(唐倩、吴俊坤)2016年,会东县的黑山羊存栏67.8万只、出栏42.3万只,成为凉山州黑山羊养殖第一大县,“畜牧富民”战略的实施让会东众多黑山羊养殖户尝到了甜头。
会东县属半农半牧山区县,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会东县覆盖面大,群众基础好,周期短,效益高,发展潜力最大、市场最稳定的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改良后的圈舍
家住会东县姜州镇营盘村四组的黑山羊养殖大户代文品一说起他的发家致富史,忍不住乐出声来。以前没养黑山羊之前,他家年均收入不到2万,生活过得紧巴巴的。2010年,在县农牧局技术指导人员的指引下,他开始养殖黑山羊,第一年就挣了开门红。尝到甜头的他干劲更足,加大了投入力度,从最初养殖的10来只羊增加到几十只。经过六年的养殖,代文品的黑山羊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家里的羊群也越来越多,目前已达到200多只,依靠养殖黑山羊,家里的年均收入达到近10万。在2016年上半年,县农牧局针对他的情况,特意给他发放补助,用以改良圈舍,代文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黑山羊的干劲更大了。他说,他有一个心愿,在未来三年内将把他的羊群规模扩大到500只以上,实现规模化、科技化管理。
据了解,近年来会东县大力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提出应突破性地发展肉羊生产。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肉羊发展的措施:改革肉羊的饲养方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立黑山羊繁育体系,通过选育,提高黑山羊的生产性能;建立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创建黑山羊绿色品牌;引进金堂黑山羊与建昌黑山羊进行杂交,提高商品羊的经济效益;建立牲畜交易市场,将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探索草、羊、沼的模式,养羊的循环经济已逐渐清晰。
据会东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局结合会东黑山羊地理标志,在2016年度推出建设以黑山羊规模养殖场+年出栏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家庭牧场为主体的产业基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力争到2018年实现年出栏黑山羊100万只;建成肉羊加工屠宰基地,开发羊肉的分割、包装及“羊肉干巴”产品,实现羊肉产业化开发,年产羊肉产品1.5万吨,以加快肉羊发展的步伐,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会东黑山羊依托农业部定点市场、省级重点“双百市场”――堵格牲畜交易市场,远销云南、湖南、河南、广东等省和州内县市,交易额6.5亿元,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以前几年都不敢买一套新衣服,现在一年买几套新衣服。”说到自己这些年生活的变化,正在放羊的李婆婆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
以羊为引,大做羊文章,川滇高原明珠会东正急速奔跑在念羊经、搭羊台、唱羊戏、发羊财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