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亦是冯老师2017年度预警报告出炉的时刻,相信所有滴养猪人都在关注2017行情。
一。社会形态与生产力
①农耕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手工劳动。
②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生产手段是机械化劳动。
③商业化社会的主要生产手段是金融化垄断生产。
④信息化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大数据下适度规模智能化生产,定制式服务为主导。
二。美国养猪业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不可能全盘复制
米国上世纪利用政策和金融两大杠杆,在30年的时间内淘汰了90%养猪户,完成了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养猪模式,其进程实属野蛮型扩张,其结局是满足了消费需求,同时超需求的供给也造成了盈利能力极差,猪周期确实被烫平了,养猪企业不得不打通产业链,通过屠宰来牟取利润反补养猪场,那种没有能力搞定制生产钱途无望。
中国消费猪肉占全球超过50%,规模化集团化养猪生产势在必行,但是中国的社会制度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就是农耕+工业+信息的一个四不像的混合体社会,不同于西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根深蒂固,猪肉就是一种文化载体,看看肉鸡蛋鸡命运我们就能够理解,规模化工厂化的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中国人需求,差异化需求也缔造了猪企+农场两种模式并存。
现阶段我国正在重点治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五大领域,制约养猪业野蛮发展的环保瓶颈无人能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社会经济萎靡,制造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养猪业不可能靠自身盈利满足发展,那些整天吼叫跨越式发展的养猪巨头十年之内纯是放空炮。而小散在高门槛之后也就难以卷土重来了,剩下的就是我们了,我们在环保+资金的制约下还有多少能力发挥?
综上所述中国的养猪业转型是艰难的,也是在可预见时间内无法实现的,猪周期依然会动荡不安的,对此谁的生存能力更强我们心知肚明,我则定义乱世就是我们机遇。
那么2017年的主色调就不能同过去任何一个周期相比,产能的恢复是建立在信心基础上的,我们看不到信心也就看不出产能,但是这并不能让我们强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去屠宰博弈,气势上首先就输了。因此我们只能是啃骨头的命了,有部分人一定还能吃到大块的肉,有部分人注定只能喝喝浓汤算了。
最后我猜测老师给出的最好结果全面平均是7.5±,其实猪粮比8:1真比2016还要好,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