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设备网_养殖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环控机械 » 正文

预测中国以后将这样养鸡,你能适应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2  浏览次数:209
核心提示:  中国养鸡业在行情周期、环保、疾病的三种压力下,步履艰辛,方向尽失。  整个产业链所有玩家,包括兽药、饲料、养殖、屠宰、销售
  中国养鸡业在行情周期、环保、疾病的三种压力下,步履艰辛,方向尽失。
  整个产业链所有玩家,包括兽药、饲料、养殖、屠宰、销售等都在艰难行走。蛋鸡虽然经历了一年多的盈利行情,但风险随时发生,并且蛋鸡相对于肉鸡(包括三黄、肉杂、快大型肉鸡)饲养周期长,饲养成本高,不确定风险逐步加大。
  中国养鸡业未来究竟向哪个方向,何种经营模式发展?
  尽管在不同场合,不同职业的行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结合国外经验模式做了大量解读,一条龙集团自养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我想这都是一种基于食品安全责任的宣教。
  中国养鸡业究竟向何处走,这受到国家政策(财政补贴、食品安全、环保、政府责任)、金融参与、商业模式变革、互联网大数据、地域、消费者、成本控制、疾病防控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做这一结论的猜想也是基于这些因素的分析。
  先给中国养鸡业发展方向做一个大体基调猜想,然后阐述其理由。家庭农场式养殖方式(即个体规模养殖)占50-60%,一条龙自养模式20-30%,优质生态概念3-5%,小规模散养和龙头放养占10-15%左右。
  ★★★★★国家政策:
  中国是个政策市场,所有的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而政策的制订多是基于政府推卸责任的目的。这就是中国养殖业乱象的根本原因,更是支撑一条龙自养模式迅速发展和大量疫苗企业诞生的原动力。
  大量的财政补贴,使得目前散养户与规模鸡场无法判断行情,长期的行业数据图分析和经验周期,完全失效。政府认为通过财政补贴大的规模养殖场,可以进行责任追溯。比如食品安全、环保、价格调控等,市场问题出现后有替罪羊帮助自己推卸责任。所以这思维导致规模集团自养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逐步增加。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平台商业模式的诞生、变革和发展,金融行业深度参与,政府政策逐步失效,政府找到可以替代责任的顾客,政策会逐步退出或转移。
  没有国家财政的扶持,中国式集团自养可以说毫无优势可言,甚至会深陷长期亏损泥潭。集团自养模式由于内部机制、腐败、财务核算、工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成本、资金利用、风险控制等都无法和大量的家庭农场式养殖相比。集团自养会逐步缩小并消失,在十年内占总养殖量20-30%。
  ★★★★商业模式变革:
  平台模式是未来中国商业模式变革的主题,几乎会渗透到各行各业。养鸡业在这一模式的变革与探索下,受到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金融等影响,家庭农场规模养殖方式成为具有无限竞争力的饲养方式。
  规模养殖农场主多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从业时间长、技术能力好,多数是从小规模或者放养龙头逐渐转型过来。在各个环节上具有丰富的行业人脉和资源,熟悉养殖的各个环节。利用规模养殖平台,可以整合包括种苗、饲料、兽药、屠宰等资源,成为屠宰场和肉品销售的养殖基地。即可以利用亲力亲为的优势,防止内部腐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又可利用自己技术优势,培养技术人才,保证饲养的成功率和食品安全,从而进行扩张。而互联网数据和金融进入养殖业,则为家庭式规模养殖场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当今企业的发展,生态链模式是各个企业追求的完美商业模式。但事实证明闭环生态必将消亡,开放的平台模式,轻资产模式成为主流。
  这点我们可以从去年新希望的刘永好先生发言,大连万达的转型等可以看出一二。家庭规模养殖场模式即是肉品加工消费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即可以减轻屠宰和肉品销售的资金压力,分散风险,又可以做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
  因此,这个模式中即有技术承包、租赁承包也有规模自养。这种模式使得饲料厂、兽药厂、种禽场都成为其开放生态链的加工厂和技术研发单位,点对点的服务减少了诸多环节,内部腐败避免,成本降低。随着金融的介入,这一模式是加速淘汰散养户的根本力量。
  放鸡的中介何去何从?
  放鸡龙头在中国养鸡发展史,尤其是肉鸡发展史功不可没。其实放鸡龙头就是资源的整合者,把养鸡户窜起来,自己拿一点资金,利用不同出栏的时间差最大限度的利用资金,起到一个中介作用。但要看到产业链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好行情暴利行情的时间越来越短,产业链多了一个环节,并且还有杀人而又不思进取的龙头兽医的侵蚀,让龙头百般无奈。养殖户有利润,龙头亏损的局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解决。这一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如规模鸡场低成本的挑战,兽医只会治病,散养户难以管理发病频繁的挑战,集团自养和规模鸡场饲养量扩大致使行情低迷,信息不通的挑战,屠宰场借机压款的挑战。但不能忽视放鸡龙头的能力,他们窜连散养户的能力以及作用。自生自灭中不断挑整和转型,散养户会逐步消失,龙头会成为规模养殖场的主导力量。单纯以治病为主的兽医逐步消失,变身为规模鸡场的饲养管理者,否则回家转型。
  ★★★ 优质农业的探索者:
  生态养殖不会成为主流,在中国食品安全受到挑战和质疑的今天。高消费人群成为生态养殖的消费主导。但肉品质量的优劣并非如此判断。生态养殖只是高消费人群的一种认知和回忆而已。
  中国养殖业疾病的根本问题是无法形成紧密合作的产业链模式,致使种苗、兽药、疫苗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在大多数状况下采用的是瞎子摸象,自己控制的环节及其微弱;而没见过鸡的实验室专家指导现场生产的结果是,找到了病原,理论能控制疾病,但临床生产却不买账,疾病越发严重。所谓的实验室或者产品标准以及发达国家成熟的疾病防控经验和模式,对于中国的规模养鸡场都不现实。我们需要负责任的饲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动饲养管理、鸡的习性和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环境特点变化对鸡健康影响,并以此制订正确的疾病防控模式的鸡场技术人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