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养殖成治污新路绿色养殖成治污新路
本报记者刘刚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总量和养殖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年产生2亿吨左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到60%。2014年规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6.73万吨和1.76万吨,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45.86%和48.48%。据省畜牧局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预计农业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只增不减,农业部已经提出要求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畜禽污染减排任务相当繁重。
过去,由于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不少养殖企业粪污深度净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无法建立长效机制。为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的现代畜牧业,加快绿色循环畜牧业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对各地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2016年7至9月举办了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主题创新大赛,集成“安徽省畜牧业绿色循环养殖十大模式”,并将绿色发展的成功案例提炼成示范样本,供各地借鉴,通过“农牧结合、入地利用”的零排放模式,将畜牧业与种植业及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在去年我省举办的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主题创新大赛中,当涂县盛农公司的夏定胜和芜湖县花桥镇香猪养殖场的杨惟寿获得二等奖,他们的养殖模式到底好在哪里?
稻鸭共育稻米更受欢迎
2010年,夏定胜在当涂县南塘镇南北圩承包流转7500亩土地种植水稻,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他在当地推广稻鸭共育模式,从养殖几千只鸭开始,到如今每年养鸭10万余只,经过近五年的探索研究,总结出来一条成功的种养模式——“稻鸭共育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在去年举办的我省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主题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1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当涂县南塘镇南北圩的安徽盛农公司,公司负责人夏定胜正在稻米加工车间指导工人装车,当天江苏南京的一个超市来此订购了十几吨大米。 “我们这里的大米不打农药,品质好,不愁销路。 ”夏定胜说,当初种植水稻,由于面积大,除草是一个很费劳力的工作,听说鸭子能除草,2011年他购买5000只绿头野鸭,在稻田里养殖,除草效果很好,2012年他又养殖2万只绿头野鸭,开始探索“稻鸭共育”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夏定胜告诉记者,稻鸭共育模式充分利用水稻和野鸭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稻、鸭在同一空间互生互长,相互依赖,稻田为鸭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活栖息场所,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耘田、积肥,从而减少生产劳作量和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保护了土壤和水稻害虫的天敌,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同时,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品质,提升了鸭的品质和风味、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稻、鸭提质增产增收“双重效益”。
夏定胜说,这种模式要把适宜放养的田块,根据水系、沟渠、道路情况分成若干个200亩左右的小区,小区以80厘米高塑料网片独立网围。每块田的一头或两头各挖一个小水坑,有独立的供水系统,供鸭上岸栖息、整理羽毛。大田采用机插秧,行距为20厘米x30厘米,且每隔20米,留下一条宽80厘米不插秧的观察行。必须要选择体型相对较小的绿头野鸭作为放养鸭,雏鸭在育雏棚育雏到20天,这期间按照鸭的正常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进行。在秧苗下田15天后,投放20日龄鸭苗,每亩按20只投放。按每日三餐添加饲料,少喂勤添,喂九成饱。隔区放养,分区轮牧,防止疫病传播。每30亩架设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每日21点开灯,次日凌晨4点闭灯,诱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野鸭下田生长35天,也就是野鸭在55日龄时剪断主翼羽,防止飞逃。
这样的模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及化肥,所有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检测数据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足有机肥作为基肥,追肥以鸭排泄物为主。
谈到稻鸭共育模式的效益,夏定胜说,这种模式生产出的稻米质量好,因此价格比较高,目前市场批发价格是每斤4元,但是由于亩产量不如使用化肥的稻田产量高,平均只有1000斤左右,因此利润不算很高,2016年由于遭遇水灾,每亩收益只有300多元。
虽然稻鸭共育模式优点很多,但是也有让夏定胜苦恼的问题。 “现在稻米不愁卖,主要问题是鸭子价格不高,养殖120天出栏的鸭子现在每只市场价格才30多元,而养殖成本都要60元,其实养鸭就是亏本。 ”夏定胜告诉记者,当地消费者喜欢买肉鸭,他养殖的绿头野鸭销售情况不佳,价格卖不上去,亏本赚吆喝,这也是困扰他的最大问题。 “下一步要利用网络把鸭子销售到全国各地,价格能卖上去,这样稻鸭共育模式才能真正在当地推广开来。 ”
发酵床养猪变粪为宝
杨惟寿,芜湖县花桥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11年8月经考察后,引进第一批巴马香猪,现已发展到年出栏香猪2000头,他通过四五年的摸索,解决了猪粪的去处问题,在当地起到了示范作用。
1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芜湖县花桥镇花桥村的诚德香猪养殖基地,这里一排排现代化猪圈,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猪圈里都是体格短小、体态圆润的小香猪。杨惟寿笑着说:“这些就是以体小早熟、肉味鲜、闻名全国的香猪。你可别觉得它们个头小,其实已经可以出售了。 ”记者发现:在这个密闭的养猪场内,地面上没有脏物,也没有异味。杨惟寿指了指地面上的一层垫物,“秘密就在这里!这叫发酵床养猪法,利用有机垫料建成的发酵床掩埋猪的粪便,水分在发酵过程中被蒸发,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可循环利用的优点。 ”
杨惟寿说,刚开始养殖香猪的时候,他没有采用发酵床养殖,粪污很难处理,周边的居民意见很大,经常去找他争吵,政府部门也经常找他,如果不整改,他的养殖之路就会终止。 2012年,杨惟寿引进发酵床养殖,开始自己的绿色生态养猪。
杨惟寿告诉记者,小猪进栏之前,他们会将猪舍内铺上用农作物秸秆和木材下脚料做的垫料,并加入微生物制剂。猪的粪便全部排放在垫料上,工人要隔几天翻动一次,垫料中的微生物能有效降解猪粪,抑制病原微生物。为了防止垫料对环境的污染,让猪更舒服、健康,发酵床都是一次性的,猪出栏之后就换垫料和微生物了。 “这种养殖模式投入高,每平米要80元,2400平米总投入近20万元,但是效果很好,我觉得值得推广。 ”
“五年来,我的总结就是,发酵床不仅提高了效益,也对社会环保做出一定的贡献,发酵床很好地解决了环保难的问题。香猪本身也是地方保护品种的土猪,它需要运动量大,而发酵床一般在50平方米左右,正好提供了一个好环境,猪肉的品质也就上了一个台阶。利用香猪好的品种、好的技术、好的管理,我想养香猪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杨惟寿说,由于香猪养殖周期达到十个月,品质比较好,市场价格高,每斤猪肉卖到30元,出栏一头100斤重的香猪,利润有500元左右,每年出栏2000头香猪获利达到100万元。
那么香猪养殖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杨惟寿说,香猪养殖其实说起来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广西巴马香猪和安徽本地的土猪差不多,生活习性也是一样的。在养殖过程中,只要把母猪防疫按照程序做到位,商品香猪做好猪瘟和蓝耳的疫苗,也基本上不需要其他疫苗了。
“发酵床养殖并不是就不用管了,每两三年就要清除出旧的底料,这种底料处理不好也是污染的来源。 ”杨惟寿说,他计算过,一头猪每年要产生一吨左右的粪污,他的养殖场每年产生粪污2000多吨,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里,那会造成很大的污染,不利于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用发酵床底料养殖蚯蚓。 “养出来的蚯蚓,我用来养殖螃蟹、甲鱼,蚯蚓粪是种植蔬菜的好肥料,形成很好的循环。 ”杨惟寿说,目前他投资了十亩甲鱼养殖基地和十亩螃蟹养殖基地,每年生产出的甲鱼、螃蟹供不应求。
记者手记
近年来养殖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很多养殖场由于粪污治理不善成为舆论的焦点。记者在芜湖县花桥镇采访杨惟寿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养殖户的压力在增加,据当地畜牧部门介绍,当地不少养殖户因为污染严重被关停,损失是比较大的。“我如果前几年不引进发酵床养殖技术,恐怕也早就关停了。 ”杨惟寿说,正是环保压力的剧增使得他们这些养殖户不得不走出一条低污染的新路。
而如果仅仅依靠少数典型养殖户来带动绿色养殖模式推广也是不现实的,在采访中,一些养殖户向记者反映,目前仅仅依靠农业部门现有手段要想完成减排目标,达到长期治污效果,无论是政府项目支持,还是依靠企业自身解决,都感到力度不够。他们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治污资金投入,加快研发适用的治污设备,让企业用得起,变被动治污,为主动作为;同时各项畜牧业扶持资金要对低污染的养殖户倾斜,积极帮助养殖户进行转型升级,只有这样,绿色养殖模式才能不再是纸上谈兵,真正普及到全省各地。
专家点评
优质优价才有生命力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郑久坤说,近年来,围绕如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省畜牧部门遵循畜禽粪污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根据全省各地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在全省推广相关技术。各地涌现出多种针对不同畜种、不同养殖规模的粪污处理模式,形式多样,但真正运行成本低、治污效果好、可以推广的治污模式不多。 “不仅固定资产投入大,而且运行成本昂贵,让一些养殖场户望而却步。 ”为此,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去年在全省开展绿色循环养殖模式主题创新大赛,选出一些成功的典型,夏定胜、杨惟寿正是他们的代表,他们在长时间的养殖过程中摸索经验,积极应对畜牧业污染治理,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低排放的健康养殖之路,下一步要在全省进行推广。
省农科院畜牧所专家夏伦志告诉记者,推广绿色循环养殖模式是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可以“为了模式而模式”,包括夏定胜、杨惟寿在内的一些养殖户,他们在创新模式中投入不少的资金,生产出的绿色农产品成本较高,如果不能卖出好的价格,不赚钱,那么模式的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优质优价才能让绿色循环养殖模式真正有生命力。
- 委托采购:025-66156563
- 商城入驻咨询:18952010540
- 投诉/行政部:025-66156563
- 图文传真:025-87167823
- 展会/商务合作:025-66156563
- Email:10847554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