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设备网_养殖设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养殖设备 » 正文

浅析农村散养户提高鸡苗育成率的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03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 云南省德宏州至今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 就养鸡而言,除在院落里养殖外,过去一直以饲养本地鸡为主,繁殖和生长慢,经
    云南省德宏州至今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 就养鸡而言,除在院落里养殖外,过去一直以饲养本地鸡为主,繁殖和生长慢,经济效益低。近年来,随着鸡及鸡肉产品市场需求增大, 向外购买鸡苗的农户越来越多, 但鸡苗育成率低是困扰广大农村散养户养鸡生产发展的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雏鸡育成率 低 的 原 因 ,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借鉴。
  
  1 雏鸡育成率低的原因分析
  
  1.1 鸡苗自身因素
  
  目前德宏州内没有种鸡场, 所饲养鸡苗要从600多 公 里 的 省 城 昆 明 和更远的地方由贩卖鸡苗商运来, 大多贩卖鸡苗商种蛋来源和孵化消毒情况不清,且长途运输。这些都是运动式育雏,采取边育雏边出售的方式,育雏环境十分恶劣, 许多鸡苗在出售之前已感染了疾病。 而且商贩在贩卖鸡苗时都是走村串户,流动十分频繁。 因此,在运输和走村串户过程中鸡苗应激比较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经过发生疫病地区,还可能通过他们得到传播。还有部分商贩受利益驱使,误导群众,将弱雏、病雏贩卖给养殖户。
  
  1.2 饲养管理因素
  
  1.2.1 育雏温度的控制:控制好育雏的温度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 温度过 高 或 过 低 都 会 影 响 雏 鸡 的 生 长 发育,甚至是健康。一般刚出壳的雏鸡的体温比成鸡的体温要低2~3℃,并且此时雏鸡的各种器官功能 还 不 健 全 ,正在发育之中,特别是抗寒能力、免疫功能较差。 而农村广大散养户一次育雏数量都不多,育雏设备设施简陋。据调查, 用废旧纸箱作为育雏箱或用砖块支砌的雏鸡脱温间占95.3%。 这 样 育雏,一是箱内温度难于控制,易忽高忽低。 温度过高, 轻者引起雏鸡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因脱水而引起死亡;温度过低,易诱发白痢、呼吸道疾病 ,还 可能引起雏鸡打堆而使部 分 雏 鸡 闷 死 。二是只注意防寒保暖而忽略了通风换气,易使箱内温度过高,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危害雏鸡健康,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1.2.2 饲料的选择: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对雏鸡的饲料选择很随意,有的用碎米、碎包谷粒,还有的喂饭,更 有 喂米糠的,很少用全价饲料。而雏鸡自身生理机能不健全, 生长发育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要求严格, 饲料中营养含量不全或不足会影 响 其 体 质 ,降低抵抗力。还有的农户为节约成本,使用过期或发霉变质饲料, 造成鸡苗死亡。
  
  1.2.3 饲养的密度:育雏箱内鸡苗的饲养密度过高,易造成箱内温度升高,空气污浊,有毒有害气体增多;密度过低,既浪费饲养资源,又易导致箱内温度过低。
  
  1.3 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问题
  
  目前危害我州的鸡传染病有鸡新城疫、禽霍乱、鸡白痢、鸡痘、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病球虫病。除球虫病要用药物预防以外,对常发传染病要按程序进行免疫。 但由于宣传培训工作跟不上,仅有15%~17%的养殖户按程序免疫。在疫苗使用上,也常出现几户合用一瓶疫苗, 共用一具注射器,且对注射器不消毒,不更换针头,常导致疫病传播。
  
  1.4 药物的添加问题
  
  据调查, 大部分养殖户自购入鸡苗后就在饲料、 饮水中添加各种抗菌药物。 这样会因长期使用抗菌类药物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发生疾病时的药物治疗, 而且药物本身产生的毒副作用还会对机体 健 康 造 成 危 害 。例如长期或多次反复使用氯霉素会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等多种疾病。
  
  1.5 其他因素
  
  1.5.1 管 理 粗 放 : 不 能 及 时 发 现 疾病,待察觉时往往病情已较严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期。
  
  1.5.2 混养问题 :普遍存在鸡、鸭、鹅等多种禽类混养, 也有的将鸡苗与成年鸡混养。这样不利于疫病防控,也易增加疾病发生机率。
  
  2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
  
  为提高农村散养户饲养雏鸡的成活率,我们采取规范购雏、集 中 育 雏 ,适时免疫, 加强饲管, 宣传培训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村散养鸡成活率。
  
  2.1 抓好雏鸡经营的规范管理
  
  要求经营户持证经营。 对通过技术培训和其育雏场所、 设备设施验收合格的经营户发放动物卫生防疫合格证,实行定点销售。各经营户须从正规养殖场进雏,按规定科学育雏,雏鸡保温饲养到21(夏季)~28日龄(冬季)才能销售。
  
  2.2 按计划免疫
  
  在饲料和饮水中定期添加预防药物,同时根据散养鸡发病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散养鸡免疫程序。 在育雏阶段:1日龄时,翅膀下刺种鸡痘苗,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注射;4日龄时, 新城疫 Ⅱ 系 疫 苗 饮 水 ;11 日 龄 时 , 传 支H120疫苗滴眼、 法氏囊病疫苗滴口;20日龄鸡瘟疫苗刺翅。 在分散饲养阶段:60日龄, 新城疫Ⅰ系疫苗肌注、禽出败菌苗肌注、 左旋咪唑驱虫1次;90日龄时,禽出败菌苗肌注;120日龄,抗蠕敏第二次驱虫。
  
  2.3 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对脱温鸡仍要注意保温。 德宏州春季多雨潮湿,气温忽高忽低;冬季阴冷干燥。 因此, 采取各种保温措施, 做好保温工作, 确保顺利度过寒潮。二是不能突然更换饲料:分散后继续提供原用的全价料, 防止农户有啥喂啥,致使鸡苗营养不 良 ,体 质 下 降 ,发生各种疾病。 三是做好清洁卫生,经常更换垫料,清洗水槽 、料 槽 ,对 鸡 舍及周围环境经常消毒。 四是防止猫、鼠等动物偷食雏鸡。
  
  2.4 做好跟踪服务
  
  出售鸡苗时,造好花名册,根据免疫程序中规定时间, 及时上门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同时要定时走访养鸡户,观察鸡的生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旦有鸡病发生,及时诊断,提出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2.5 开展技术培训
  
  利用农村广播、公开栏、宣传资料和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向农户宣传散养鸡饲养和鸡病防治知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