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场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畜牧养殖业养殖结构的调整、养殖业整体养殖水平的提高、节约土地及控制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规模养殖场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许多规模养殖场硬件标准提高了,而“软件”标准却没有相应提高,有的甚至停留在散养户的水平,最终导致养殖效益低于散养户的平均收益,甚至在正常行情下,非行情原因导致的养殖场亏损的也不在少数,到底规模养殖场有哪些问题?
问题一:养殖依赖治病,赚钱依靠行情
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养殖场的“硬件设施”不错,但在相配套的如养殖场的生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体系以及财务管理体系等“软件”方面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那些从传统小型养殖场发展起来的规模养殖场,他们仍然遵循的散养户的养殖思维,把养殖成功与否赌在“治病方面”,而在生产管理、人员培养、疾病防控等方面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把养殖效益赌在“市场行情”上,寄希望于市场行情而不是养殖指标和成本控制方面。
问题二:重视养殖技术,忽视责任意识
有许多成功的“养殖高手”曾经老是为一个问题而困扰,那就是他们自己在养鸡时能养几千只甚至一 万只,在正常的行情下,假如每只鸡能赚5元,一旦和别人合伙,养3-5万只鸡则在同等情况下每只鸡的收益可能降至2-3元,而如果变成一个10-20万只鸡的规模养殖场,仍然由自己当厂长来管理,在同等情况下, 很可能就出现一只鸡只能赚1-2元甚至亏损的状况,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行情,为什么收益差距就这么大?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企业管理”问题,养1万只以下是自己养,只要自己的责任心够就养的差不多,养3-5万只鸡几个人合伙就行,其他人怎么干,还能盯得住,当养10-20万只鸡则是一个小型的企业,单靠场长自己“有技术”远远不够,场长的主要工作是如何调动其他人的“责任心”,这样才可能养好鸡。